下列关于民事诉讼中证人的表述,正确的是( )。
A.知道案件情况的人,有义务出庭作证
B.证人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
C.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,不能作证
D.证人因履行出庭作证义务而支出的所有费用由败诉一方当事人承担
【答案】ACD
【解析】本题考查程序法。 A、C 项正确,B 项错误,根据《民事诉讼法》第七十二条规定:“凡是知道 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,都有义务出庭作证。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支持证人作证。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,不能作证。”只要知道案件情况,能正确表达意思, 就可以出庭作证,并不要求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。D 项正确,根据《民事诉讼法》第七十四条规定:“证人因履行出庭作证义务而支出的交通、住宿、就餐等必要费用以及误工损失,由败诉一方当事人负担。 当事人申请证人作证的,由该当事人先行垫付;当事人没有申请,人民法院通知证人作证的,由人民法院先行垫付。” 故正确答案为 ACD
相关推荐
- 02-28 “民事诉讼时效”考点汇总
- 01-30 “盗窃罪VS抢夺罪VS抢劫罪”考点汇总
- 01-28 “带押过户”考点汇总
- 01-26 “刑事回避制度”考点汇总
- 01-26 “行政法的六大基本原则”考点汇总
- 01-19 “五种刑事强制措施”考点汇总
- 12-13 “不作为犯罪”考点汇总
- 12-06 “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的职位”考点汇总
- 12-04 “建置和区域划分”考点汇总
- 11-27 “国体和政体”考点汇总
暂无评论
- 本月热门
- 最新答案
-
-
答案:B解析:党的二十大对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作出重要部署。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《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》,同意将其中涉及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内容提交第十四届全...
辅导员① 回答于11-12
-
答案:ABCD解析:会议指出,深化重点领域机构改革,推动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在机构设置上更加科学、在职能配置上更加优化、在体制机制上更加完善、在运行管理...
辅导员① 回答于11-10
-
答案:B解析:到2025年,从六方面(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,产业质量竞争力持续增强,产品、工程、服务质量水平显著提升,品牌建设取得更大进展,质量基础设施更加...
辅导员① 回答于11-08
-
答案:A解析:2023年1月1日,新修订的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》开始施行。《条例》第二条指出,本条例所称文职人员,是指在军队编制岗位依法履行职责的非服兵...
辅导员① 回答于11-07
-
答案:D解析:2022年12月26日,《科技日报》发文总结2022年我国科技创新成果。(1)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团队首次制备出亚1纳米栅极长度的晶体管。[shā...
辅导员① 回答于11-07
-
取消评论你是访客,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